中國鑄造博物館開業盛況真是令人歡欣鼓舞——據博物館負責同志介紹,中國鑄造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參觀的觀眾人數已達50,000余人,參觀人群中有工人、農民、機關干部、知識分子、軍人、在校學生等人群。被接待的社會團體已超過300余個,其中包括國家機關、省市區級機關單位、企業單位、大專院校、民間組織等。
在參觀人群中,有技術專業人員來參觀的、有學生來博物館了解近現代工業發展歷史的、有搞藝術創作人員來此尋找靈感的。博物館工作人員為各種各樣的客人提供了熱誠周到的服務。博物館也初步實現了作為科普基地、教育基地的職能。運營后的博物館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員的廣泛關注與認同。
中國鑄造協會作為鑄造博物館的主辦方,積極參與博物館的建設工作。為工作方便,辦公地設在鑄造博物館的辦公樓內。據統計,博物館參觀人群中,鑄造行業的從業者占比超過20%。中國鑄造博物館保留了原沈陽鑄造廠大部分的建筑和生產設備,如20余米高、近200米長的宏偉的廠房車間,10余米高(10噸規格)的沖天爐,大型的砂庫及混砂機設備等等,無不在述說著當年中國有名專業鑄造廠家的生產盛況。那斑駁、略顯陳舊的設備,那擺放整齊、外形或大或小的鑄件,讓展廳中無處不散發著鑄造生產特有的韻味,仿佛昨日這里還在生產——設備轟鳴聲依稀在耳畔回響;工人們的歡聲笑語、喜怒哀樂仿佛就在人們眼前。參觀者徜徉展館中,彷佛渾然融入鑄造生產的環境,觀賞著勞動的成果……
開業以來,全國各地鑄造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眾多的從業者在中國鑄造協會的引導下,魚貫來到博物館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在游覽了博物館后,大家紛紛對博物館的建設運營給予極大好評。紛紛認同鑄造博物館在鑄造廠原址原保存鑄造工業痕跡,可謂匠心獨到。人們來鑄造博物館的觀賞,可讓觀者直觀、感性地了解鑄造生產的真實環境,真實地感受鑄造人的勤勞、奉獻以及不凡之勞動成果。觀眾通過感觀了解鑄造生產過程,激發人們更多地關注與認知鑄造業,尤其是讓更多的青年有志投身于鑄造事業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博物館人員現有工作人員35人。為保證服務質量及博物館的正常運營,博物館領導在運營之初規劃的志愿者服務隊伍也不斷壯大。由老工人、勞模、大中院校優秀學生組成的志愿者團隊成為博物館里一道亮麗風景線。在博物館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的真誠服務下,每位參觀者無不留下了鑄造博物館游覽之旅的美好印象與難忘回憶。
中國鑄造博物館二期建設業已啟動。其中,“鑄造主題公園”等獨具特色的景點將簇擁在中國鑄造博物館周圍綻放麗采,形成更加壯觀的博物館全景畫??梢灶A期,未來的中國鑄造博物館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愛護下,在工作人員的辛勤培育下,必將成為我國文化產業建設的新星。中國鑄造博物館這朵文化奇葩將綻放得更加璀璨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