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落砂
砂型澆注后用手工或機械使鑄件、型砂和砂箱分開的工序叫落砂。人工就地落砂,通常在澆注場地進行,其特點是工具簡單,適應性廣,但生產率低,作業環境惡劣,勞動條件很差。所以現在一般工廠落砂的方式,都是在落砂機上進行。
落砂時應注意開型的溫度。溫度過高,鑄件未凝固,會發生燙傷事故。即使鑄件已凝固,急冷也會使鑄件產生表面硬皮,增加機械加工的困難,或使鑄件產生變形和裂紋等缺陷。落砂過晚,又影響生產效率。一般鑄鐵件的落砂,溫度在400~500℃之間,形狀復雜,易裂的鑄鐵件應在200℃以下落砂。
在保證鑄件質量的前提下應盡早落砂。鑄件在砂型中保留的時間與鑄件的形狀、大小和壁厚等有關。一般10kg以下的鑄鐵件,在車間地面冷卻1h左右就可落砂;50~100kg的鑄鐵件冷卻1.5~4h就可落砂。單件生產時落砂用手工進行,成批生產時可在震動落砂機上進行。
振動落砂是利用鑄型與落砂機之間的碰撞來實現落砂的。振動落砂機按振動方式不同,分為偏心振動式、惰性振動式和電磁振動式3種基本形式。
2. 清理
鑄件清理包括:切除澆冒口、清除型芯、清除內外表面粘砂、鏟除鑄件表面毛刺與飛邊、表面精整等。
1) 切除澆冒口
切除澆冒口的方法,不僅受鑄件材質的限制,而且還受著澆冒口的位置及其與鑄件連接處的尺寸大小的影響。因此,應根據生產的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切割方法。
l 敲擊法。當鑄鐵件的冒口直徑或澆口截面積較小時,可采用手錘直接擊掉。若澆冒口與鑄件接觸截面大,不便直接擊掉時,最好先在澆冒口根部選好鋸割方位,鋸割適當深度,再錘擊鋸槽一側,這樣既便于澆冒口割除,又防止損傷鑄件.。
l 鋸割。對銅合金或鋁合金鑄件的澆冒口,由于材料的韌性好,不便用錘擊掉,常用手鋸或電鋸等割除。
l 氣割。氣割是用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燃燒產生的巨大熱量把金屬燒熔的切割方法。氣割設備簡單、成本低、效率高,并能在各種位置進行切割。因此,廣泛用于中、低碳鋼及含碳量在0.25%以下的低合金鋼鑄件澆冒口的切割。
l 等離子弧切割。等離子弧是一種被高度壓縮和高度電離的電弧。它具有溫度高、能量密度大、弧柱可控等優點。
2) 清除型芯
鑄件內腔的型芯及芯骨一般用手工清除,也可用震動的清砂機或水力清砂裝置清除,但后者多用于中大型鑄件的批量生產。
3) 清除內外表面粘砂
鑄件內外表面往往粘結一層被燒結的砂子,需要清除干凈??捎娩摻z刷刷掉。但因勞動條件差,生產效率低,應盡量用清理機械代替手工操作。常用的有滾筒清理、噴砂清理及拋丸機清理等。清理滾筒是最簡單而又普遍使用的清理機械。為提高清理效率,在滾筒中可裝入一些硬度很高的白口鑄鐵、鑄鋼小球或三角塊等。當滾筒轉動時,小球與鑄件碰撞、摩擦,而把鑄件表面清理干凈。滾筒端部有通風口,可將所產生的灰塵吸走。
噴砂清理是利用壓縮空氣將石英砂以60~80m/s的速度噴射到鑄件表面,來達到清理的目的。而拋丸處理是利用拋丸器將0.5~3mm直徑的鐵丸拋向鑄件表面,來達到清理的目的。此法不僅能清理粘砂,還能使鑄件表面光潔,表面性能得到強化。
4) 鏟除毛刺和飛邊
鑄件上的毛刺、飛邊和澆冒口殘跡要鏟除干凈,使鑄件外形輪廓清晰,表面光潔。鏟除時,可用鏨子、風鏟、砂輪等工具進行。
許多重要鑄件在清理后還需進行消除內應力的退火,以提高鑄件形狀和尺寸的穩定性。有的鑄件表面還需精整,以提高鑄件表面質量。